台北現場發佈新聞稿


不滿薛香川未正面回應,學生續靜坐

張貼者:2008年11月7日 上午9:51Kissin Wang

不滿薛香川未正面回應,學生續靜坐

2008/11/7

撰稿人:行政院廣場前靜坐師生

十一月六日,不滿警方近日來,屢次以違反集會遊行法為由,違法傷害民眾、沒收財物,甚至在沒有法源依據下進行拘捕,侵害言論自由。透過網路發起與串連,各大學師生集結至行政院門口,靜坐抗議。提出:「馬英九總統、劉兆玄院長道歉」「國安局長、警政署長下台」「立即修正集遊惡法」。在行政院首日無明確回應下,靜坐學生決議守夜,絕不撤離。今早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出面與學生見面,但薛秘書長僅表示「學生應去合法申請再來」、「會調查」、「要講法治」、「法案多年前已進立法院」等,並未正面回應訴求,引起學生不滿,堅持訴求,繼續靜坐。

在學生徹夜靜坐之後,今天(十一月七日)早上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出面回應學生訴求。於學生朗讀訴求後,薛秘書長首先表示,已聽到學生訴求,但學生在此集會是不合法的,應回去申請合法集會遊行再來,不應只談民主不談法治。

對此,學生紛紛強烈質疑:「政府根本就不讓人民在行政院抗議」、「為什麼警察近日在「執法」時,例如強制關閉上揚唱片音樂、禁止持有國旗的人車通行,警察完全提不出法律依據?」、「人民被警察無端傷害有沒有違法?」、「在管制區外拿國旗犯了甚麼法?」、「到底甚麼時候可以通過修法?」等等。

薛秘書長則表示,政府對集會遊行的態度,我們要嚴懲非法,學生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學生今天的集會不合法是事實,不能只有民主,要以法治為標準,人民權利是在法治之下的。

對於同學舉出的諸多警察違法的案例,薛秘書長則表示,警察取締管制區外民眾,確有不當,但與旗幟無關。有無違法要依程序調查認定,不能片面看媒體畫面決定。例如上揚唱片行是因環保法被取締。近日警察很辛苦,也有警員受傷。

而在修法的部分,薛秘書長則說,國民黨已在多年前,就將法案送到立法院,修法的問題要去找立法院。

學生則是追問:「秘書長說要守法,警察違法傷害人民,人民要怎麼辦?」、「集遊法有進立法院,但根本就沒有被推動。」、「調查、修法的時間表為何?」薛秘書長僅簡單以:「會給一個交代」、「我們會調查」、「法案已進立法院」作回應,即表示就回答到此,返回行政院。

學生認為薛秘書長對訴求不做正面回應,連時間表亦不願承諾,十分不滿。而面對薛秘書長離去後,警方再次舉牌並集結警力,並宣稱將於下午四點鐘強制驅離學生,越來越多同學到場聲援,現場人數已陸續增加至四百餘人。學生表示:「馬英九總統、劉兆玄院長道歉」「國安局長、警政署長下台」「立即修正集遊惡法」的訴求仍然不變,若警方執意採取強制驅離,學生一定會以各種方式,再度集結抗議。

新聞聯絡人:許仁碩0917832729

阮俊達0963255829

「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數百大學生集結行政院

張貼者:2008年11月7日 上午9:49Kissin Wang

「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數百大學生集結行政院

撰稿人:行政院廣場前靜坐師生

十一月六日,在行政院大門前聚集將近四百名來自各校的大學生以及教授,不滿近日來警察不當執法、侵害言論自由,導致合法集會的民眾受傷,要求「馬英九總統、劉兆玄院長道歉」、「警政署長、國安局長下台」和「立即修正集遊惡法」。現場學生為了維持主體性與訴求的明確,組成糾察隊維持秩序,環繞靜坐人群,並謝絕政黨旗幟入場。

今早十一點,兩百名學生來到行政院門口前靜坐,直到下午一點前來聲援的學生陸續增加至四百多名,也有多位教授前來支持學生的行動。過程中面臨警方四度舉牌,有人提議移師至民進黨合法申請的場地,但遭到在場同學一致否決。

由一群大學教授和同學共同發起,透過網路串聯,以「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為訴求:原預估僅有五十人參加,但一夜之間經過輾轉相傳,竟有四百多人到場靜坐。除了來自全台各地的學生外,尚有台大社會系范雲教授、劉華真教授、藍佩嘉教授、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洪貞玲、中研院民族所郭佩宜教授、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吳叡人教授、清華大學社會所吳介民教授、台大社會系前教授葉啟政、政大社會系助理教授黃厚銘等學者,到場聲援。

除了教授們表達支持學生與捍衛言論自由的訴求外,同學們也紛紛發言表示,長期來警方以集會遊行法為由,動輒強制驅離甚至違法拘留抗議者,嚴重侵害言論自由。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二年級黃佳平同學表示:「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的民主與人權在亞洲相對地進步,但是在陳雲林來台的這幾天內,我們看到這些累積下來的民主成果,卻因為行政單位對於人權的漠視,而遭到破壞。」

活動過程中所有的重要決策,都以在場參與者進行小組討論,落實直接民主,當行政院院方表示僅願意以第二組參議「接見」學生代表,現場同學一致認為院方派遣層級過低的官員出面,只想安撫學生,缺乏誠意,因此堅持原本訴求:「馬、劉道歉」、「警政署長、國安局長下台」和「立即修正集遊惡法」,在院方不願正面回應學生訴求下,學生們決議將進行守夜並長期抗戰,絕不妥協;即便遭到強制驅離,也會再度集結,「不達訴求,絕不解散」。

媒體聯絡人:
許仁碩0917832729/ 0982015531 阮俊達0963255829

1106行動,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

張貼者:2008年11月7日 上午9:45Kissin Wang

2008/11/05 1106行動

1106行動,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

抗議警察暴力!捍衛自由人權!

從11月3日開始,中國海協會代表團來臺與政府簽署各項協定,同時在臺北各處,就陸續出現警方藉「維安」之名,對各類以和平方式表達不同意見者,進行粗暴的盤查、損毀、沒收、禁制、拉扯、驅離甚至拘捕。絕大多數遭致警察暴力相向的民眾,根本不曾靠近陳雲林人身,有的市民甚至只是路過、停留或單純拍攝記錄,即遭受上述對待。

透過媒體畫面傳送,我們驚覺事態嚴重—這已經不是維安有否過當的技術問題、更不只是政黨認同選擇的問題,而是暴力化的國家公權,對市民社會的嚴重挑釁和侵犯。所有彷彿戒嚴、罔顧自由人權與民主價值的管控鎮壓,連執政黨的國會議員都質問行政院長;卻只見身為最高責任主管的劉揆,仍在輕佻地詭辯和推責。實在令人既錯愕憤怒,又深感羞辱和不安。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要強化兩岸經貿交流,也必須透過降低臺灣的民主自由程度、以達成與中國同樣極權統治的水準嗎?

才不過短短幾天,臺灣人民好不容易匍匐建立的民主自由體制,在滿城的警力、威嚇的氛圍與強勢的防堵中,幾近崩解。我們政府,在如同警察國家的武裝保護裡,自我陶醉於「歷史性儀式」的想像、與酒酣耳熱的輪番大宴中。於此,憲法所保障人民的自由言論與行動權利,完全地被擱置、甚至忘卻。

因為多數的強勢作為根本違憲違法,無怪乎鏡頭前沒有一個警察能理直氣壯說出,他們根據何種「法律」,執行這般上級交待的勤務。警察原是保護人民的公僕,如今在這政府由上而下的嚴峻要求中,競相成了限制與懲罰人民表達意見的打手。我們無意歸咎個別只能服從上命的員警,相對的,我們嚴正要求下達此一惡令的政府高層,必須負起最大的政治責任。

我們只是一群憂心臺灣混亂現況與未來發展的大學教授、學生、文化工作者和市民,在沒有任何政黨與團體動員及奧援的前提下,十一月六日(四)上午十一點,將自發性地集結於行政院大門前,以「著黑衣、戴口罩」作為沈痛抗議的象徵,並牽手靜坐至訴求達成為止。我們的訴求是:

一、 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劉兆玄必須公開向國人道歉。

二、 警政署長王卓鈞、國安局長蔡朝明,應立刻下臺。

三、 立法院立即修改限縮人民權利的「集會遊行法」。

共同發起人:

李明璁(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華真(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范 雲(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洪貞玲(臺灣大學新聞學所助理教授)
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張鐵志(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後選人)
陳育青(紀錄片工作者)
林世煜(文化工作者)
胡慧玲(陳文成紀念基金會執行長)
李昀真(臺大社會系二年級學生)
張勝涵(臺大政治系二年級學生)
吳沛憶(臺大政治系四年級學生)
陳柏屼(臺大社會系三年級學生)
陳家慶(臺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
余崇任(臺大社會系三年級學生)
彭維昭(臺大外文系四年級學生)
楊緬因(臺大人類系二年級學生)
李東諺(政大臺史所一年級學生)
王聖芬(臺大中文系四年級學生)
李冠和(臺大政治系四年級學生)
張之豪(市民)
羅雅珮(臺大社會系三年級學生)
藍士博(政大臺文所碩士班))
李怡慧(四方報編輯)
蔡耀緯(台大歷史所碩士班學生)
王賀龍 (台大材料系三年級學生)
鄭友淳 (開南大學觀光系學生)
蔡昀祐(清大人社系三年級學生)
李俊達(東吳哲學所碩士班一年級)
阮俊達(市民)
溫若含(政大臺文所碩士班學生)
吳岳勳(政治大學心理系三年級學生)
曾嬿融 (臺大社會所二年級學生)
黃威霖(台大政研所碩士生)
李孟珊 (台大社會系四年級學生)
劉維民(臺大社會系四年級學生)
李沛宜(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葉冠妤 (臺大新聞所二年級學生)
賴力安 (北醫公衛所碩士生)
廖國翔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
劉美妤(台大外文系四年級學生)
江欣盈(中研院國際研究生)
王胤豪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吳鑒恆 (台大法律系學生)
李泳泉 (台大圖資系三年級)
孫聖昕 (台大圖資系二年級)
張宛婷 (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三年級)
張宇慧 (政大教育所一年級學生)
童筑含(台大經濟系三年級學生)
田孟凌 (台大地理系二年級學生)
林子涵(台大社會系五年級學生)
黃靖傑(北大社工系三年級學生)
楊傑宇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
蘇千雅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三年級學生)
王祥維(台灣國民)
林 翰 (台大人類系五年級學生)
魏琤郁 (台大戲劇系五年級學生)
高章原 (台大工管系三年級學生)
許淳傑(台大生化所碩士生)
許亞傑 (台大資訊工程系二年級學生)
江俊寰 (台大社會系六年級學生)
吳文瑄 (台大經濟系三年級學生)
蔡承翰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學生)
陳秀昌 (台大物理系二年級學生)
施彥廷 (台大社會系系學會長)
盧敬文(長庚大學醫學系四年級學生)
邱昶翔(政大中文系五年級學生)
蔡依庭 (台大農藝系三年級學生)
陳怡萱 (台大農藝系四年級學生)
葉長庚 (臺大人類學系博士班一年級)
郭馨貽 (台大工管系三年級學生)
吳采模 (台大法研所公法組)
萬毓澤(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鄭筌允(倫敦政經學院碩士生)
謝新誼 (政治大學中文系三年級)
李宗儒 (臺灣大學數學系四年級學生)
邱星崴(台大社會系四年級)
趙澤華(台大地質系三年級)
林靖堂 (輔大大傳所四年級學生)
陳稚涵 (台大法律系二年級學生)
吳佳恬 (政大教育所一年級學生)
楊子頡 (台大社工系四年級)
謝耀德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
周馥儀(嗷網路雜誌總編輯)
丁正杰 (台大法研所一年級)
鄭雅菱 (台大社會系四年級學生)
鄭為之 (清大醫環系四年級)
許世佳 (台大人類學系二年級)
簡惠茹 (台大社會系三年級學生)
黃孟婷 (師大大傳所一年級學生)
彭彥儒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
李孟儒(台大社工所三年級)
陳柱中 (台大農化研究所二年級)
李立偉(自由影像工作者)
宋致誠 (台大社會系三年級)
李怡樺 (台大人類學系四年級學生)
許祐昇 (台大昆蟲系三年級學生)
李奕迪 (中山大學研究助理)
林晉緯 (台大園藝系四年級學生)
葉馥瑢 (台大人類學系二年級)
張瑋容 (東京大學社會系研究生)
吳凱鈴 (台大人類學系三年級學生)
黃思敏 (台大社會系三年級)
董力玄 (台大社會系畢業生)
趙思博 (台大法律系二年級學生)
張以忻 (台大社會系二年級學生)
廖子頤(台大外文四)
黃鈺雯(編輯)
劉欣韋 (政大中文系大三學生)
劉少翔 (台大法律系二年級學生)
吳佳盈(台大社會系碩士班學生)
鍾佳伶 (台大社會工作所碩二)
賴建寰(政大台史所)
邱懋景(師大國文系三年級學生)
許仁碩 (台大法律系四年級)
黃淑芳 (台大法律系四年級學生)
鄭期尹 (清大電機系四年級學生)
洪曉筑 (台大社工系研究助理)
蔡淳任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賴妤青 (台大農藝系四年級學生)
林定薇 (台大森林所碩士生)
林穎資(台大農藝系五年級學生)
涂宗瑋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學生)
林宜瑾 (政大廣告系三年級學生)
黎芸靈 (研究助理)
張家愷 (台大地質系五年級僑生)
余帛燦 (台大政研所ㄧ年級)
宋宜靜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沈智新 (台大經濟系三年級學生)
楊孟穎 (台大政治系二年級學生)
陳宛婷 (台大圖資系三年級學生)
涂靖昀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王玉萱(政大廣告系五年級學生)
劉以霖 (台大人類所一年級)
賀陳修 (台大國企系二年級學生)
江廷振(政大法律四年級學生)
江宜達 (台大物理系二年級學生)
郭芝榕 (台大中文系四年級學生)
康芸甯 (台大人類系五年級學生)
陳逸霖 (台大植微系四年級學生)
江佳恩(中正哲研所二年級學生)
江正瑋(專任助理)
孫有蓉 (台大哲學系三年級學生)
劉若凡(台大社研所碩士生)
李維仁 (台大會計系四年級學生)
黃文俞 (台灣大學園藝系二年級學生)
張心柔 (台大政治系二年級學生)
李育權(台大政治系四年級學生)
林耕霈 (中央大學地科系四年級學生)
黃威 (台大機械系五年級學生)
林兆偉 (台大國企系二年級學生)
顏子恆 (台大國企系二年級學生)
徐靖亞(台大電機系二年級學生)
陳寧 (台大財金系四年級學生)
烏仕明 (台大動科系四年級學生)
楊筠圃(台大中文系二年級學生)
洪明毅 (台大昆蟲三)
曾奕文 (台大會計系二年級學生)
洪郁雯 (台大公衛系四年級)
林(王向)如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
許躍儒 (台大社會系四年級學生)
吳沛晴 (台大經濟系二年級學生)
楊慧郁 (台大生傳系三年級學生)
姚智偉 (台大電機系四年級學生)
吳也民 (台大國企系一年級學生)
趙伯融 (台大歷史系二年級學生)
江承霖 (台大應力所碩士班學生)
林峻玄 (台大化學系三年級學生)
曾馨霈 (台大台文所碩士班學生)
王宏恩 (台大電機系四年級學生)
謝敏怡 (台大政治系四年級)
曾子奇 (台大法律系學生)
林承運 (政大廣告系三年級)
張登皓 (台大工管系二年級學生)
林邑軒 (台大社會所一年級)
傅偉哲 (台大政治系二年級學生)
葉運祺 (台大政治系四年級)
鄭亦展 (長庚大學電子系二年級學生)
王偉宸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學生)
江欣瑜 (政大會計系四年級)
陳昭龍 (台大外文系三年級學生)
周冠穎 (政大阿語系五年級)
陳歆寧 (台大森林系五年級)
蔡偉駿 (台大物理所碩士班學生)
鍾秩維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
楊宜靜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學生)
李屹 (台大社會所一年級)
洪三權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
陳誼珊(台大社會系三年級)
曾苡馨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
許凱淋 (台大電機系四年級)
張文哲 (台大政治系四年級)
林宙誼 (台大機械系二年級)
張芳菁 (台大生傳系四年級)
葉永山 (台大社工四)
沈昀 (台大工管系二年級)
宋幸儒(台大政治系二年級學生)
陳瑞光 (台大法律系三年級)
李冠璋(台大法律所刑法組碩士生)
趙婕伶 (台大生傳系三年級)
陳贈吉 (台大法律系二年級)
陳建宇 (台大政治系四年級)
何彥君(台大法律系四年級)
黃安正 (台大工管系四年級)
江維瑄 (台大社會系二年級)
林庭右 (中國醫中醫系二年級)
游凱翔 (台大獸醫系五年級)
黃柏豪 (臺大財金系三年級學生)
許永暉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三年級)
王晴怡(台大法研所公法組學生)
吳梓豪 (台大資管系三年級)
張鈞皓 (台大生傳系五年級)
陳品豪 (台大工管系三年級)
詹瑜 (台大經濟系二年級)
康少璞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
張子萱 (台大社工系二年級)
林宛樞(台大外文系四年級學生)
李昀融 (輔大物理系光電組二年級學生)
趙汝穎(台大大氣系二年級)
胡竣喆 (台大經濟系二年級)
張鈞甯(台大社會五年級)
陳昱誌(台大社會系四年級)
闕巧婷 (台大社會系二年級)
董俐萱 (台大植微系四年級)
李東耿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學生)
江芸萱 (台大財金系三年級學生)
劉書彧 (台大經濟學系四年級)
鄭伊潔 (台大工管系三年級學生)
簡萓靚(台大財金系三年級)
周于荃 (台大資訊工程系三年級)
陳歆涵 (台大會計系四年級)
李采蓉 (台大人類系四年級學生)
蔡奇儒(台大機械四年級)
翁健庭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學生)
蘇牧盈 (政大中文系三年級學生)
陸方龍(清大中文所博士生)
徐緯 (台大政治系五年級學生)
林承遠 (台大經濟系畢)
郭復齊(臺大法律系四年級學生)
范倍嘉 (台大中文系四年級)
林佳儀 (台大法研公法一年級)
許晉東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學生)
林紀廷 (台大醫學系四年級學生)
董諭 (台大法律系四年級學生)
賈乃輝 (台大資工系三年級學生)
李博婷 (台大政治系三年級)
黃韻庭 (東吳大學社會所碩一)
楊泓軒(台大電機系三年級學生)
范哲瑋 (台大大氣系二年級)
吳青沛 (政大社會系博士生)
黃婷筠 (台大機械系三年級學生)
劉育信(臺大歷史所碩士班)

其他名單陸續確認中…

 

 

1-3 of 3